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首都师范大学张云秋教授应邀开讲“儿童句法及语义习得的制约因素”

日期:2019-12-06

作者:

审核人:

浏览次数:

本网讯 2019年12月5日,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张云秋教授受邀做客澳门新甫京娱乐娱城平台,为澳门新甫京娱乐娱城平台师生带来一场题为“儿童句法及语义习得的制约因素”的精彩讲座。讲座由副院长吴庄教授主持,何晓炜教授、魏在江教授、马志刚教授,以及来自澳门新甫京娱乐娱城平台、文科基地的硕士生和博士生参加了本次讲座和后续讨论。


说明: D:\李子丹\新闻和照片\2019\12.5张云秋教授讲座\DSC09512.JPG

张云秋教授

张云秋教授首先阐明了儿童语言习得研究的目标是解释儿童如何、为何得到语言知识,并梳理了Chomsky、Tomasello以及Pinker三位学者的语言习得观,分析了遗传、经验和认知三类要素在儿童语言习得过程中发挥的作用。随后,张教授分别以三名普通话儿童语言中双及物结构式和情态语义的发展过程为例,探讨了上述三要素在句法和语义习得中的作用层次。

张云秋教授着重研究了“S+V+O1+O2”和“S+V给+O1+O2”句型中动词“给”构成的双及物结构,即“我给他一本书”和“我送给他一本书”。她指出 “给”字构成的双及物结构最早习得,而其他动词构成的双及物结构式习得较晚,三名儿童无一例外。研究结果显示,儿童最晚于两岁三个月习得“给”字双及物结构,且三名儿童的双及物习得过程都呈现出四个关键节点:从最开始的独词“给”字句,到“给”+R(予事),再到双论元单及物结构,最终产出完整的双及物结构,整个过程大致需要10-12个月。通过对成人的输入时量特征分析发现,成人的输入与儿童“给”字句结构的习得时间和数量有一定的关联度,但不是决定因素。因此,输入是必要不充分条件。从认知角度也无法解释上述现象,但生成句法能够提供合理的解释。普遍语法认为,接受者R在合并顺序中是后于受事O的。小v’会尽早吸引R到标示语位置,以满足EPP原则。“给+R+O”晚于双论元“S+V+O”结构是因为:论元的人称、数、格等特征需要在句法推导中被赋值,因此“给+R+O”结构的最终形成需要经历多次移位以核查词项的上述语义特征,难于双论元单及物结构,所以儿童习得双论元单及物结构早于双及物结构。

张云秋教授还发现,儿童习得情态语义也遵循同样的模式。她通过列举了儿童情态动词产出的情况,指出儿童最先习得根情态(动力情态和道义情态),然后是认识情态。但值得注意的是,儿童并非完全习得根情态以后,再习得认识情态,而是基与单词意向来发展。基于上述现象,张教授分别从经验、遗传和儿童的认知水平方面来寻求解释。她首先考察了成人的输入时间、数量与儿童情态语义习得的关系,发现成人的输入对儿童的产出有一定影响,但从情态语义的整体发展上来看,其作用并不明显,仅为必要非充分条件。张教授进而从生成语法角度进行分析,采用蔡维天(2010)教授的观点,即认识情态语义,道义情态语义,动力情态语义分别分布于CP层、TP层和VP层,处在低位的动力情态向处在高位的认识情态逐渐发展,句法结构向语义特征进行映射,这一理论能够预测儿童情态语义的发展过程。


说明: D:\李子丹\新闻和照片\2019\12.5张云秋教授讲座\DSC09522.JPG

讲座现场


报告结束后,张云秋教授与在场师生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分享了自己的研究经验,并耐心、详尽地解答了同学们提出的问题。最后,张云秋教授指出,儿童语言习得是认知科学皇冠上的明珠,鼓励大家关注儿童语言习得研究。

  • 广外官微

  • 学院官微

版权所有 © 2024 澳门新甫京娱乐娱城平台 地址:广州市白云区白云大道北2号

Baidu
sogou